2021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的公告。批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5015-2021,本标准在2022年4月1日开始实施 。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
毫无疑问,新推出的强制性标准,对于相关的组织、机构、企业的影响是不可回避的。《规范》的实施,也更加全面和严格地保障了建筑的节能减碳,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实现这一标准的目标,更需要从设备到输配系统再到整体建筑结构的节能优化。
《规范》对碳排放计算作出要求,对暖通系统设计水平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新规对设备选用的要求也更细致严格,对于制造企业的研发、生产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能耗双控、节能减排 已成为每个企业必须担当的使命和责任。
1.全文强制,必须严格执行。
2.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通用规范覆盖面广,涉及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可再生能源系统、施工调试验收与运行管理等内容。
3.建筑碳排放计算作为强制要求。
4.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细化。
5.全面提升建筑节能水平,给出平均能耗。《通用规范》提高了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热工性能限值要求,与大部分地区现行节能标准不同,平均设计能耗水平在现行节能设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分别降低30%和20%。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 75%;其他气候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 65%; 公共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 712%。
6.新增温和地区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指标要求。相比于《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GB 51245-2017,《通用规范》新增温和A区设置供暖空调系统的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指标,拓展工业标准适用范围,温和地区工业建筑严格执行。
7.对建筑能耗和碳排放量进行“双控”;采用规定性能指标和性能化设计并列的“双路径”设计。
8.暖通空调系统效率和照明要求全面提升。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的推出,是为了执行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降低建筑碳排放,营造良好的建筑室内环境,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节能规范》贯彻了改革和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精神,对提升建筑品质、促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突出了技术法规性质,从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既有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三个方面,明确了设计、施工、调试、验收、运行管理的强制性指标及基本要求。内容架构、要素构成、主要技术指标等与发达国家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接轨,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总则可以看到,本规范的适用范围是“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 ,涉及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可再生能源系统、施工调试验收与运行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2.0.1: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平均设计能耗水平进一步降低 ,在2016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基础上降低30%和20%。其中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75%,其他气候区平均节能率应为65%;公共建筑平均节能率为72%。
可以预计,在2022年4月1日实施后,建筑围护结构行业(门窗、保温材料行业)及建筑节能领域其他行业都将受益并迎来新一波增长。
2.0.3:碳排放强度有了明确强制标准。 过去的建筑相关碳排放标准更多是推荐或者建议,例如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及GB/T51141-2015《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和它的2020的征求意见稿中,并未对碳排放强度进行强制性要求。
2.0.5: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均应进行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方案和初步设计文件应包含建筑能耗、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建筑碳排放分析报告。
此次发布的节能规范可以说是集大成者,随着它的发布,受到影响的原有标准及规范达到20部。具体参数上,围护结构的限值基本与之前的公共建筑和住宅节能节能设计标准一致,不过也有很多指标提高了要求。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比
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366-2019明确了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明确了建筑物排放的定义,计算边界,排放因子以及计算方法。
建筑碳排放是指建筑物在与其有关的建材生产及运输、建造及拆除、运行阶段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总和,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 计算边界是指 与建筑物建材生产及运输、建造及拆除、运行等活动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的计算范围。建筑碳汇是指在划定的建筑物项目范围内,绿化、植被从空气中吸收并存储的二氧化碳量。
4月1日,《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强制性落实,整个暖通行业也必将面临新的提升。此次新规的落实,显然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暖通空调企业需要在这一框架下,交出更好的答卷。